近年來,隨著我國蘋果產業的高速發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蘋果產業正在發生變化,新一輪產業調整的序幕悄然拉開。
一、簡化栽培受到高度關注
我國蘋果栽培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中期及2000年后形成了三次明顯的栽植高潮。目前全國蘋果種植面積已超過4000萬畝。而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蘋果種植業中從業人員的老齡化趨勢日漸明顯。
一方面是種植規模的持續擴大,另一方面是從業人員的減少及年齡結構的老化,形成了蘋果生產中的突出矛盾,因而,從本世紀初開始,蘋果生產中各種管理措施逐漸向簡化、省工方向發展。簡化省工栽培已是蘋果生產的主要趨勢。
二、矮化密植栽培進入快速發展期
矮化密植栽培是世界蘋果發展的潮流,展望未來,我國已具備發展矮化密植蘋果的條件,預計矮化密植栽培將在我國進入快速發展期。
1、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有利于矮化密植栽培的推廣。隨著家庭農場、合作社、公司+農戶+基地等新型經營體的出現,集約化發展、規模化進入了快車道。
2、矮化密植栽培觀念深入人心。由于矮化密植栽培易管理、結果早、前期產量高、所結果實品質優,近年發展進程明顯加速,2012年矮砧蘋果種植面積已達到22萬公頃,占全年蘋果種植總面積222.1公頃的10%。
3、蘋果矮化密植栽培技術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砧木、苗木、品種、肥水等因素一直是制約蘋果矮化密植栽培的關鍵,近年來隨著M9、T337等矮化自根砧的應用,大苗栽植短枝型品種配套技術的應用,肥料供給種類的增多,覆蓋保墑、節水灌溉、肥水一體化技術的應用,果園機械的普及,極大地優化了矮化密植栽培的條件,使矮化密植栽培由不可能變為可能,走向成功。
(1)矮化自根砧苗木已能批量生產。蘋果矮化砧木主要矮化中間砧和矮化自根砧兩種方式,近年來歐美等蘋果生產先進國家已在蘋果生產中大量應用矮化自根砧苗木,由于認識滯后及對矮化自根砧苗木繁育技術掌握不夠,我國在這方面卻發展緩慢。近年來隨著M9優系、T337自根砧苗木引入應用,不少科研院所和企業已能批量生產矮化自根砧苗木和矮化自根砧蘋果優質大苗。
(2)苗木質量大幅提高。隨著我國矮化密植栽培的推進,人們普遍認識到苗木的重要性,促進了我國蘋果苗木生產的轉型,苗木整體質量已有大幅提高。
(3)肥料供給有保障。蘋果矮化密植栽培對肥水條件要求較嚴,矮化密植的高產是建立在高水肥保障的基礎之上的。隨著我國肥料工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有機肥、微生物肥料的不斷開拓,使得蘋果生產中應用的肥料種類越來越豐富,數量越來越充足,生產條件得了極大的改善。
(4)節水栽培日益完善。我國絕大部分蘋果產區無澆灌條件,雨養特征明顯,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已形成了覆蓋栽培為主、節水灌溉為輔的節水栽培模式,特別是從以色列等國引進的肥水一體化栽培模式,極好的改善了肥水供給狀況,對矮化密植栽培在我國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
(5)果園機械日益普及。多年來,我國農機工作者立足我國蘋果經營單位小,種植規模小的實際,研究推廣了適應我國小條田的小型機械,像小型挖穴機、開溝施肥機、微型旋耕機、除草機、彌霧機等,果園機械的普及,加快了果園現代化的進程,使得矮密植栽培的優勢得到進一步體現。
(6)配套樹體控制技術研究應用已經成熟。樹體調控是矮化密植栽培中的關鍵技術之一,隨著主干形樹形的研究成果及推廣,為密植栽培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三、買方市場已形成,在未來3~5年內,蘋果“賣難”將呈現新常態
近年來,隨著退耕還林等政策的實施,蘋果產業發展速度較快,目前種植面積已超過4000萬畝,而多年來市場磨合出的產銷平衡點為3000萬畝,大約有1000萬畝蘋果園呈現超量發展態勢。
2013年我國局部地區出現蘋果賣難現象,就昭示著產能已經過剩,2014年波及面進一步擴大,2015年呈現全國性“賣難”現象。根據以往規律,這種現象在沒有大的自然災害情況下,會持續3~5年,可以預計在未來3~5年內,“賣難”將是蘋果銷售的新常態。
四、蘋果生產的“精品化”時代來臨
通過對近年市場的觀察,我們發現精品果始終保持著暢銷、俏銷勢頭,而賣難主要出現在普通果方面,這充分說明我國蘋果生產中精品果數量是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短缺即是商機,這昭示著蘋果生產的“精品化”時代已經來臨,生產中應以市場為導向,采取綜合措施,提高蘋果生產品質。
五、銷售方向由內銷向外銷轉變
長期以來,我國蘋果以內銷為主,外銷量始終在總產的10%以內,這與我國蘋果生產形勢和周邊市場潛力是極不相符的,我國是世界蘋果生產第一大國,周邊有東南亞、俄羅斯、中東等潛在的大市場。
由于以往我國所產的蘋果國內基本上可以消化掉,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下的功夫是不夠的,現階段產能過剩矛盾突出,開拓國際市場顯得尤為迫切。
各蘋果產區應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機遇,積極與沿線地區和國家對接,抓好蘋果推介宣傳,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途經地區和國家樹立良好的中國蘋果形象,為中國蘋果走出去創造條件。同時要抓好質量管理,積極進行生產基地認證,生產出符合國際標準的蘋果,內強素質,為中國蘋果融入國際市場打好基礎。
六、銷售方式由物流為主向物流與電商并進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蘋果銷售以物流方式為主,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模式電商的興起,網絡銷售已成為蘋果銷售的最新方式之一。由于網絡銷售具有快捷,保鮮程度好的優勢,受到中高層消費者及新生代消費者的喜好,但由于網絡銷售物流費太貴,銷售成本太大,其普及受到限制。
可喜的是,我國蘋果銷售方式正在由物流為主的方式向物流與網絡銷售并進的方式轉變,網絡銷售在蘋果銷售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提高,已成為蘋果銷售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七、新一輪蘋果產業調整期已拉開序幕
在我國現有蘋果園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上個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甚至更早所建的蘋果園,這部分果園普遍存在栽培品種老化、樹齡老化現象,成為生產者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大多低效運行。另有相當部分果園栽植在次生適宜區,所產果實品質不高,很難生產出優質蘋果。當前一些地方已經針對這兩類果園拉開了產業調整的序幕,正在探尋新的經濟增長之路。





Copyright @ 2009-2024知農網(ZNW5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