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周年養分物質的積聚和耗費存在一定的規律性,特別是落葉果樹來說更加分明。果樹生長后期所耗費的營養來源于樹體貯藏養分,僅靠前期果樹本身的積累一定是不夠用的,來年養分生長、開花坐果等必會遭到影響,所以底肥的施用非常關鍵。但不同肥料,不同用量,使用時間不同,效果也存在較大差別,這也就所謂“秋施金,冬施銀,春天施肥是爛鐵”。
秋施基肥是果園周年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僅對復壯樹勢、促進果實膨大作用明顯,而且與來年的產量、質量息息相關。
秋施基肥的具體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促進晚熟品種的膨大
立秋后,晚熟品種進入成熟前的最后一次膨大期。此次膨大,主要是增加細胞液和糖分。如果樹體養分不足,養分的合成與轉運將受到影響。就拿鉀元素來說,鉀在樹體內參與60多種酶的活性。酶活性強了,樹體的新陳代謝才能旺盛,各種有機物質的合成才能順利完成。同時,鉀還被俗稱為“運輸大隊長”,只有鉀充足,樹體吸收無機養分的速度才能加快。事實上,秋施基肥施入的各種養分,和鉀元素一樣,各有自己的作用,他們的作用綜合在一起,就能夠促進果實膨大,促進果實著色,從而改善果實品質。為了當年的產量和品質,秋施基肥無論如何要做好。
增加樹體養分積累
秋季樹體營養生長進入全年最低時期,而葉片的光合能力達到全年最大化。葉片合成的營養很少用于枝條生長等營養性器官建造,絕大部分用于貯藏,為來年春季樹體生長所用。可以說,樹體的秋季養分貯藏,就是搞“儲蓄”,存錢越多,來年果樹越“富有”,開花、坐果能力才越強。如果秋季貯藏養分不足,來年樹體必定衰弱,掛果量低,各種病蟲害嚴重。例如腐爛病、根腐病都與樹勢強弱有直接的關系,這些最難以治療的病害都是在儲藏養分不足時才大量發生。
養根作用明顯
管樹先管根,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如何灌根,多數人卻很盲目。秋季果樹進入又一次發根高峰,這次發根持續時間較長,發根量大。通過秋施基肥,適度斷根,有利于傷根愈合,有利于根系數量的翻倍增加。果樹上每年的黃葉病、小葉病等生理性病害高發,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根系發育不良,土壤中有效養分得不到吸收。秋施基肥是全年管理中難得的一次養根機會,千萬不可錯過。
促進花芽進一步分化
果樹的花芽分化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秋季看著很飽滿的芽子,并不見得來年就是優質的花芽。秋冬季看著是花芽來年卻變成大葉芽的現象,在生產中屢見不鮮。這是因為花芽分化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芽體內部進行著持續的生理生化活動。花芽的分化一直要持續到開花前才能最終完成。不能因為花芽的內部分化肉眼看不到就不重視。秋季是花芽分化的重要階段,花芽分化需要肥料來提供能量,因此,秋施基肥不可忽視。
綜上所述,秋施基肥與當年產量、質量、與來年產量、質量、與樹勢強弱、與病蟲害發生程度都密不可分。
施肥方法
一般多結合深翻改土,采用環狀溝施、放射狀溝施、條溝施肥等方式。
環狀溝施法:在樹冠垂直投影的外緣挖深寬各50cm的環狀溝,把肥料和土混合平均施人溝中,及時蓋上土封溝即可,此法多用于幼樹。
放射狀溝施法:以樹干爲中心,距樹1m處開端,向外成放射狀挖4~8條施肥溝,長達樹冠內外50cm,溝深要求近樹干處為15cm,向外逐步深至50cm,此法適用于成年果樹。
條溝施肥法:在樹冠稍外位置的相對兩面挖深寬各50cm左右的溝,溝長根據樹冠大小而定,施肥注意逐年輪換,密植果園常采用此法。
注意事項:
①施用農家肥時,一定要腐熟!
②施肥順序是先施用無機肥、生物菌肥,回填表土后再施復合肥、中微量元素肥。
③補水這個環節也得同步跟進,水和肥結合有助于增強肥效。





Copyright @ 2009-2024知農網(ZNW5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