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農網訊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昨天開始,我國開始入伏。伏季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時節,記者了解到,在眾多水果干果種類中,大棗的行情在不斷看漲,非常令人矚目。現在是庫存大棗的銷售尾期,它的行情為何會上漲呢?再過幾個月,新鮮的大棗就會上市,庫存大棗看漲的行情會不會給今年鮮棗的銷售帶來利好呢?
近期大棗的行情,可以概括為兩個字:“看漲”。在新疆阿克蘇,灰棗的通貨價格為8塊錢一斤左右,在山西臨縣等地,紅棗的通貨價格為5塊錢一斤左右,在河南駐馬店等地,紅棗的通貨價格為4塊錢一斤左右。卓創資訊分析師賀坦:
賀坦:近期行情看漲的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是現在的大棗是庫存尾貨,市場上的庫存棗數量已經不多,企業有加工的需求,處于賣方市場,二是近期我國多地有降雨,降雨影響了鮮食水果的銷售,按照人們的消費習慣,雨天對干貨的需求會增加,這些原因增加了庫存棗的銷售。
大棗的保質期長達十幾個月,非常耐儲存,在芒果、菠蘿等部分保質期短的水果出現滯銷的情況下,庫存大棗行情看漲令人矚目。行情看漲與需求量增大有關,而大棗的需求量增大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大棗深加工數量的加大,某著名紅棗加工企業負責人閻光波:
閻光波:大棗核桃粉,五谷雜糧搭配的早餐食品,省事又便宜,還有紅棗切片,作為休閑食品,把消費的群體拉大,還有大棗包核桃,可以一邊吃著核桃一邊吃著棗,等于變相增加棗的銷量,把原先的吃大棗休閑化了,吸引更多的人吃棗。
棗類加工數量的增長,又帶動了大棗種植的增加。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大棗的種植面積在連年增長,其中在新疆的且末,從2002年起,種植面積以每年1萬5千畝的速度增加。全國大棗產量也在持續快速增長,2010年產量為424萬噸,2012年達到460萬噸,到2017年猛增到824萬噸。而今年5至6月份,我國大棗的主產區雨水較少,預計今年大棗將會豐產。卓創資訊分析師賀坦:
賀坦:這兩年產棗的面積擴大了,雖然棗業加工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供求方面還是出現了一些變化。大棗跟很多農產品一樣,存在著周期,軌跡就像拋物線一樣,市場缺棗的時候,賣價越高,大家都去種棗,在高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回調。
我國土地資源豐富,大部分屬北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區,棗樹的栽培有廣泛的空間,這也是棗樹不斷擴種的一個原因。目前來看,持續的擴種使得市場愈發飽和,在這種情況下,規模種植難以產生效益。卓創資訊分析師賀坦建議:
賀坦:棗農們只有注重提質增效、分級銷售,才能使產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賣出好價錢。在提質增效方面,要多施有機肥,不要用激素、農藥這樣的化學產品。要分級晾曬,不能混到一起,混到一起賣不了好價錢,如果通貨能賣十五六塊錢,那么特級棗可能會賣到四五十塊錢,分級銷售對農民來說比較有好處。(知農網)



Copyright @ 2009-2024知農網(ZNW5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