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貴了!這是很多消費者最近的感受。
在北京市海淀區一家大型超市,采銷部負責人介紹,今年清明節以后,雞肉產品的價格一直處于上漲之中,比如琵琶腿,現在賣7.8元/斤,比5月的5.2元/斤上漲了50%;再比如雞翅根,更是由5月的5.85元/斤上漲到現在的9.8元/斤,漲幅接近70%。按照常理,價格大幅上漲會對消費產生抑制,但是從超市整體銷售量來看,還是保持和去年同期持平。
與消費端相比,肉雞產業上游的價格波動更為“兇猛”!
毛雞養殖利潤豐厚!
市場上雞肉產品價格之所出現大漲,重要原因還是供應端出現了偏緊的狀況,而占消費市場50%的白羽肉雞,更是出現了雞苗短缺的情況。
在山東省昌邑市宋莊鎮,58歲的朱樂章經營著一家年出欄5萬只毛雞的小型養殖場。他告訴記者,這兩年白羽肉雞的養殖可以說是“過山車式”的變化:去年4月,白羽肉雞毛雞價格每斤在1.5元-2元,跌至歷史最低點,今年3月以后開始反彈,近期大幅上漲,最高的時候一斤在5、6元。
朱樂章說,2017年上半年毛雞供大于求,上游孵化企業以及養殖戶虧損嚴重,周邊三成以上的養殖戶拆棚棄養,使得今年毛雞的存欄量下降20%以上,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毛雞出欄價格也大幅走高,目前出欄一只雞的利潤在5塊錢左右。朱樂章的養殖場里,前期出欄的毛雞總收益達到10多萬元。這幾天,他就打算再訂5000只雞苗,擴大養殖規模。鎮上和他有著同樣想法的養殖戶不在少數,但是要訂到雞苗并不容易。
養殖戶補欄搶苗,雞苗價格創近七年新高!
“各個雞苗公司的產量都比較低,訂苗的時間也不是像以前幾天就能有苗,時間會排到一個月或者兩個多月。”山東省昌邑市謝洪志毛雞養殖合作社負責人陳魯強說,今年上半年開始,豐厚的盈利吸引很多農戶陸續進入白羽肉雞養殖行業,但由于雞苗供應量有限,甚至出現了養殖戶搶苗的情況。
山東省濰坊市某雞苗企業銷售經理張小飛表示:“訂單現在已經排到2019年3月了,雞苗市場行情非常好,雞苗價格都出現很大反彈,最高到了8.9元/羽。”
養殖戶告訴記者,現在雞苗的價格是每羽8.9元,已經達到了當地近七年來的新高。而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到現在,全國雞苗均價更是從1.85元/羽漲到了8.61元/羽,漲幅已經達到了365.41%。
雞苗緊缺、漲價,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趙北京在山東省濰坊市經營著一家父母代種雞場,種雞規模100萬套,年孵化商品代雞苗1.2億羽。他告訴記者,近期雞苗價格連創新高,雞苗緊缺是主因,根本原因是祖代種雞的引種量下降。
據了解,占據我國肉雞市場大半江山的白羽肉雞是進口來的,規模化養殖場養殖白羽肉雞的比重尤其高。我國通過進口祖代雞苗飼養,繁殖出父母代雞,父母代雞再繁殖出來的才是商品雞。雞苗育種是產業的金字塔頂,目前祖代種雞的供應全部由國外公司掌控。
2013年至2017年,我國祖代種雞引種量連續下降,推動雞苗價格升至近年來新高。為了增加雞苗孵化量,趙北京上個月新投資600多萬元購進了20臺孵化設備。“孵化量由原來的每天10萬羽到現在每天出30萬羽,今年效益非常可觀,效益增長10倍。”
卓創資訊分析師高翔認為:“對于白羽肉雞未來一年內的市場行情,我們持看好的觀點,主要原因在于祖代種雞引種量連年下降導致父母代種雞存欄量缺失,在短時間內是無法迅速補充的。”
根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肉雞遺傳改良計劃》要求,我國到2025年要育成2-3個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的白羽肉雞新品種,商品雞年出欄量達到白羽肉雞總出欄量的20%。
打破我國白羽肉雞產業發展的瓶頸,關鍵之一是解決育種問題。(央廣網)



Copyright @ 2009-2024知農網(ZNW5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