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行情:是跌?還是漲?
果農:賣?不賣?
一年一度沙糖橘年貨大戰即將到來,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后期行情仍然撲朔迷離。農財網柑桔通特邀資深流通商、深圳怡南果業總經理李志桃撰稿,對2017年柑橘價格走勢和春節沙糖橘行情,作出權威的分析預測!
2008年那場雪,廣東人將砂塘橘主產區“讓”給了廣西。今年的大雪廣西的砂塘橘將何去何從?
今年砂糖橘會是什么行情?在預判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去年(2016-2017銷售季)砂糖橘的行情走勢——去年砂糖橘行情從最開始的4.0元/斤左右開始,到大量上市時候的3.5元/斤左右,期間桂南和梧州等地的果農不惜售,在4元以內基本都出售完了。去年暖冬全國無大面積降雪,出貨也比較快。
但市場行情并沒有產地行情那么好,元旦之前果商基本都在虧本,特別是新入行的虧得比較慘,市場銷售價錢一直在3.5-4.5元/斤之間徘徊,虧上百萬的大有人在。后來的“砂糖橘染色門”,讓市場行情急劇下跌,使得“賭徒”心態的果商沒能堅持到最后,巨虧之后黯然離場!
得益于成熟期天氣好,又是小年的雙重因素,年前砂糖橘基本走完。過年之前大部分市場都沒有出現好行情,直到臘月二十七前后,武漢市場出現8元/斤以上,北京出現7元/斤以上,上海也賣到了6.5元/斤以上,市場行情才有了反轉。年前廣西砂糖橘基本出完95%以上,只留下少數種植戶賭行情。年后所有柑橘類產品貨源緊缺,行情出現了歷史新高,砂糖橘在產地再一次出現8元以上的統貨收購價,當然只是極少數人。
今年呢?
沙糖橘持續了幾年的好行情,有沒有可能打破:水果好行情不會連續超過五年的“魔咒”?
先看今年下半年其他柑橘類產品的行情。云南無核蜜橘高開低走,從3元多的收購價跌到0.8元,原因主要是:采收期一直下雨導致口感不好,而且今年是大年,小果特別多,導致中后期大跌,80%虧本收場。
接著看尋烏蜜橘:由于去年的低開高走,今年很多人惜售,采購商在早期也瘋狂訂貨,統貨采購價一度超過3元/斤。但是今年閏六月,成熟期明顯推遲,雖然有黃龍?。óa區面積減少明顯),但是留下來的果園是大年,增產比較厲害,加上早期天旱小果特別多,口感也不好,導致市場賣不動,絕大部分果商虧本。中秋節后,尋烏蜜橘從2元以上直接跌到1.2-1.5元,后期跌到1元以下。
云南冰糖橙、懷化冰糖橙、永興冰糖橙、贛南臍橙、平和蜜柚等柑橘類,幾乎和尋烏蜜橘行情相似。大年、果子偏小、行情高開低走,目前還積壓了很多貨,全部聚集到了年邊,市場比較蕭條能夠明顯感覺到購買欲在下降。
那么今年沙糖橘年貨行情會怎么走呢?
砂糖橘是唯一一個讓人感覺它是期貨的柑橘大品,桂北蓋膜栽培技術的推廣,讓砂糖橘成為年貨當中的暢銷品,也讓各路水果采購商云集廣西參與這場年貨“賭博”盛會。
今年是廣西砂糖橘有史以來產量最高的一年,諸如西林、武鳴、象州、信都等新興產區都開始規?;鲜校〈藦V東四會老產區的市場地位。今年成熟期明顯推遲,很多果子表面上看起紅了,但是口感還是偏酸,導致圣誕節——元旦節這段時間,果商為搶市場瘋狂高價訂貨,然而卻遇到市場行情暴跌。對于口感不好的果品消費者不會買單,導致市場積壓越來越多,最終出現了跌價。
隨著市場大跌價,產地訂貨的熱潮也消退了,果商開始理性訂貨,果商目前大多在主產區桂林邊緣地帶收購3-3.5元/斤左右的貨源。從整體來看,今年桂北砂糖橘果徑偏小,前期持續干旱造成菠蘿果、花皮果比較多。前段時間的霜凍還是影響了砂糖橘的果品,導致市場出現很多質量不穩定的砂糖橘,嚴重影響市場銷售。元旦節后又一波寒潮和凍雨,讓市場行情出現持續性低迷,時間達到15天以上。
當然,不管行情怎么走,也阻止不了前赴后繼的果商參與到這場年貨盛宴搶奪戰中。今年還出現了一個現象:廣西很多果園或者洗果場,都開始自己走進批發市場,以代銷的模式參與到市場環節里面去。
和十年前相比,老百姓的消費水平明顯提高了,砂糖橘幾乎走進了大中國每一個大大小小的市場,吞吐量是十年前的3倍以上。2017年閏六月,2018年春節推遲到2月16日,也給了廣西沙糖橘相當長的銷售時間。前期好貨價格預計在3.5-4.5元/斤之間(包括蓋膜貨),差貨價格預計在2.6-3.2元/斤之間,會和好貨拉開0.8-1.5元/斤的差價。
廣西種砂糖橘,特別是桂林人很舍得投入——會大量使用花生麩或者優質商品有機肥來提高砂糖橘的品質;加上覆膜越冬技術讓砂糖橘著色更均勻,果皮更加紅潤,給桂林砂糖橘又加了賣點,同時也讓風霜和雨水影響變得更小,可以確保安全到過年時節采收。相比十年前,廣西人讓砂糖橘的品質有了質的飛躍,這也是砂糖橘越來越暢銷的一個重要原因。
2018年1月1日-2018年3月1日,元旦節到春節,2個月時間,桂北砂糖橘五年來第一次遇到那么長的銷售時期。所以只要春節期間不出現2008年的那場雪災,今年年前砂糖橘好貨產地行情破五元、破六元都有可能,好貨和差貨將有可能拉開2元以上的差價。當然,果商也要保持元氣,做好打一場持久戰的準備,別把錢早早地虧掉了。
水果就像期貨,賣早了,怕后面會漲;賣遲了,又怕后面會跌價。
水果銷售就是一場心理戰,農業大數據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畢竟它是由大眾心理決定的。但是不要忘了,水果是長在樹上的下大雪會受凍,覆膜技術也不是萬能:遇到南風天氣溫太高會使得砂糖橘出現浮皮、退糖、褪色等,所以影響砂糖橘銷售價格的不確定的因素太多。要記住:不惜售,不貪婪,早賣讓果樹恢復元氣,明年又是一個豐收年。不管行情怎么走,需要的是一顆平常心。
種果有風險,各位需謹慎。
金屬質感分割線
我雖然不反對抱著: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心態。但是,各位果農要明白自己的果品,自己的“家底”有沒有博的可能性。如果是好果可以博,如果果品比較差,我個人推薦見好就收。
桃姐給出的行情預判哪怕錯了,后期價格會上來了,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一個問題:你找得到人來摘果嗎?有價,但是果實下不了樹,一切都是空……每年銷售旺季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所以,博春節砂糖橘多賣5毛錢一斤,要準備好每斤多出2-3毛收果成本,并且承擔來年減產20-30%的風險。
隨著中產階級崛起,消費能力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明顯,作為果農應該要學會隨行就市。你種的果品面對的消費人群是什么,就應該投入相應的農資產品,來確保相應的品質。并不是所有的涌泉蜜桔,都能賣出巖魚頭的高價;不是所有的愛媛28,都賣象山紅美人的價;不是所有產區的砂糖橘,都能和荔浦拼年貨市場。
果商,買漲,不買跌;農戶,賣跌,不賣漲!
這是我問了很多人得出來的“謬論”:市場越是漲價,果商收購越積極,產地價格就會起來,產地價格上來農戶就越是惜售;市場價格大跌,果商收購不積極,農戶就會心慌然后開始拋售,產地價格就會下降,產地價格下降果商就越是不敢進貨。
這就是桃姐說的:水果銷售就是一場心理戰,農業大數據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畢竟它是由大眾心理決定的。(191農資人)



Copyright @ 2009-2024知農網(ZNW5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