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臨近年底,相比玉米和水稻價格的瘋狂上漲,小麥價格似乎顯得“波瀾不驚”。據統計,山東德州小麥價格為1.22元/斤、河南信陽為1.02元/斤、河北衡水為1.25元/斤、河南漯河為1.15元/斤。是什么原因阻礙了小麥價格的上漲?后續小麥價格的走勢又將如何呢?
有關專家認為,今年小麥價格受到市場供過于求、臨儲庫存高企、養殖業不景氣以及國家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而難以上漲。同時還指出,春節后小麥價格極有可能陷入弱勢,建議種植戶選擇優質專用小麥進行種植。
小麥價格不景氣?專家歸結4點原因:
1、小麥產需平衡無明顯缺口:因華北主產區倒春寒與收獲季節陰雨天氣等不利條件,今年夏收小麥小幅減產。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統計,2018年我國夏收小麥總產量為12835萬噸,比上年減少310萬噸,而受人口增長導致面粉剛性需求增加,同年國內小麥總需求預計達到12820萬噸。但即便如此,今年小麥總體收成依舊向好,產需基本平衡,并沒有出現明顯缺口。
2、小麥臨儲庫存充裕: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僅2015—2017年國內小麥產需累計結余6078萬噸,年均結余2026萬噸,小麥庫存處于歷史高位。
3、養殖業對小麥需求有所降低:麥麩作為豬飼料中的重要原料之一,比重占到了14%,僅次于玉米和豆粕位居第三。可見如果養殖業火爆,對于小麥的需求將不容小窺。
可遺憾的是,今年生豬養殖業同樣不景氣,前半年生豬價格一度跌入低谷,后半年非洲豬瘟席卷全國,導致大多中小養殖戶紛紛收縮養殖規模,降低生豬存欄量下降,直接導致飼料和麥麩的需求下降,間接減少了小麥的市場需求。
4、國家有關政策影響:今年我國增加了政策性小麥投放量,同時下調了小麥最低收購價,導致貿易商看漲后期小麥市場價格的心態大幅減弱。加之現在臨近年底,部分貿易商仍有還貸壓力,繼續脫手小麥變現,使其售糧積極性提升明顯,在市場需求并不旺盛且供給充足的背景下,這樣的操作無疑讓小麥價格“雪上加霜”。
小麥何時賣?專家提醒春節前盡快出手
有關專家指出,眼下接近年底,各地面粉企業整體開工率將逐漸呈現回升態勢,為滿足生產需求將開啟一波補庫,因此短期內普通小麥價格雖然不理想,但下跌空間也將十分有限,是春節前出售小麥的最佳時機。待到春節后,隨著面粉消費淡季的來臨,預計普通小麥價格可能將弱勢運行。
未來怎么種?專家建議轉型優質專用麥
有關專家指出,雖然我國小麥生產已經可以滿足對“量”上的需求,但在“質”上卻遠遠不足。據行業估計,目前全國優質專用小麥的種植面積僅占全國小麥總面積的10%左右。優質專用小麥供給不足,每年都需要通過適度進口來彌補。而在市場機制和政府之手的共同作用下,有關專家預測,未來小麥生產將呈現小農戶以生產普通麥為主、規模戶以生產專用小麥為主的格局,因此無論大、小農戶,盡快轉型發展優質專用小麥才是未來致富增收的最佳出路。(面粉信息網)



Copyright @ 2009-2024知農網(ZNW5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