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東北新玉米上市進度同比偏慢,致使玉米現貨市場一直維持漲勢,同樣玉米期貨市場近月合約也維持高位運行的態勢,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1月末黑龍江售糧進度約17%,同比慢8%;遼寧售糧進度約15%,同比慢7%;內蒙古售糧進度約10%,同比慢4%;吉林售糧進度約7%,同比慢10%。在東北產區售糧進度偏慢的影響下,市場新糧供應不足,導致玉米價格出現連續上漲的態勢,11月中下旬新糧收獲后基層農戶惜售心理濃厚,促使價格繼續上漲,截止11月末,全國玉米均價1900元/噸,環比上月漲70元/噸,漲幅在3.83%,同比去年漲幅在14.60%。下游深加工企業收購方面,吉林地區廠家新糧主流收購價在1780-1850元/噸,同比去年高300元/噸左右,漲幅在19.35%,下游深加工和飼料企業盡管不斷提價收購,但是收購量仍然不足,收購價格越是上漲基層農戶惜售情緒越濃,如此循環導致價格不斷走高。
于今年玉米生長時期東北遭遇春旱,多個地區出現補種苗的情況,導致玉米成熟期較往年推遲一個月左右時間,但是進入12月中下旬將迎來售糧高峰,價格開始受到沖擊,前期率先成功站上1900元/噸關口的吉林松原嘉吉生化公司打響降價“第一槍”,該企業已連續四次降價。12月2日將三等以上14%水分新玉米價格首次降至1890元/噸后,目前已降至1830元/噸,累計較11月末下調70元/噸。中糧公主嶺及黃龍公司、吉林新天龍及前期同樣漲勢迅猛的遼寧益海嘉里淀粉廠紛紛下調收購價,中糧公主嶺及黃龍公司將陳玉米收購價下調10元/噸,三等以上14%水分以內1830元/噸,超出拒收;吉林新天龍實業新玉米三等以上干糧1870元/噸,較11月末下跌10元/噸,扣量比1∶1.24;遼寧益海嘉里淀粉廠收購價目前跌至1880元/噸,較高點回落10元/噸。無獨有偶,南北港口玉米價格也跟隨東北產區明顯下跌,單日下跌20~40元/噸不等,最高理論平艙價格失守“2000元”大關,廣東沿海港口散船陳玉米距離跌破2000元/噸僅一步之遙。
目前玉米現貨市場壓力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在新糧方面,今年東北氣溫偏高,但是進入12月份以后天氣逐漸轉冷,為玉米上凍脫粒及批量上市提供環境基礎,且隨著東北天氣的逐漸轉冷,農民存儲的難度也會加大,會迫使農民賣糧,加上年關降至,基層農戶的還貸壓力也會促使農戶積極賣糧,屆時基層售糧心態或將有所松動,12月份將進入新糧賣糧高峰期。在陳糧方面,今年臨儲玉米拍賣成交量在1億噸,特別是9月、10月份的成交量出現放大,成交量高達3000萬噸,在12月底之前這3000萬噸的臨儲玉米要集中出庫流向市場,出庫速度逐步加快,市場供給趨緊的態勢將大大緩解,陳糧的持續供應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玉米市場價格的上漲動力。整體看來,12月份至春節前這段時間,新糧集中上市,陳糧供應壓力增大,屆時玉米價格必然受到一定沖擊,和往年相比今年玉米供應壓力整體后移,玉米價格回落風險較大,但是該來的總會來。
筆者認為后期玉米市場的風險點主要是:第一,今年臨儲4000-5000萬噸玉米要結轉至2019年,會增加2019年的供應量,第二,目前非洲豬瘟疫情持續發酵,使得養殖市場深受打擊,養殖規模萎縮、存欄減少將持續影響玉米的飼用需求,第三,中美貿易仍在談判,進口玉米、高粱及DDGS的數量也存在不確定性,后期進口量能否反彈要畫個大大的問號。此外需重點關注的是,我國臨儲小麥和稻谷的庫存量極大,由于庫存時間長的已超過五年,2019年進行定向拍賣的可能性很大,超低的價格可能會替代部分玉米的用量。
玉米市場的風動幡動與心動
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眾所周知,股票市場會受到情緒的劇烈影響,其實公司利潤波動并沒有那么大,但市場情緒在極度樂觀和極度悲觀之間來回波動,使得PE在從低于10到超過30之間大幅波動。
最近2個月,國內玉米期貨市場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市場情緒極端波動對于價格的影響。
10月份的時候,市場一片樂觀,1-5和5-9價差全部是full carry結構,市場主導邏輯是,18年1億噸的拍賣量代表著產需缺口,而19年臨儲庫存已經不足8000萬噸,所以未來玉米應該是上不封頂的大牛市,遠月提前給出完全覆蓋持倉成本的升水。
但到了11月份,市場越來越悲觀,市場主導邏輯,突然變成了對豬瘟和進口的擔憂,遠月合約從full carry升水變成了貼水,現貨也開始往下跌。此時,原來的利多因素已經完全消失了嗎?
對國內玉米市場而言,風動可以理解為宏觀環境的變化,比如豬瘟、進口政策、宏觀經濟,幡動可以理解為供需變化,心動則是市場對價格的預期。每當宏觀環境發生一次變化,理性的投資者首先需要分析判斷,是否對供需產生了明顯影響以及多大幅度的影響,然后再判斷在供需變化的基礎上價格會如何變動。但市場并不總是理性的,容易聽風就是雨,情緒發生巨大變化。
目前來看,豬瘟的影響可能會導致18/19年度豬料消費玉米量下降10%約1000萬噸,但禽料消費增加可能會導致18/19年度禽料消費玉米量增加5%約400萬噸,這樣飼料消費共減少600萬噸,和深加工玉米消費量的增幅應該相仿。進口方面,即使美國谷物進口全部放開,高粱進口量也就比上年度持平略增,而大麥的進口量因為進口利潤變差同比應該會下降,玉米進口量有720萬噸的配額限制,即使全部進來全部投放市場,那總的谷物進口量同比增幅應該也不會超過500萬噸。
而我們原先預估的產需缺口可是有5000萬噸的級別,這5000萬噸的缺口會因為多進口500萬噸的谷物而發生根本性逆轉嗎?臨儲庫存已經從2.4億噸經過兩年時間就降到8000萬噸以下。黑龍江大豆320玉米25的補貼注定會減少玉米面積增加大豆面積。今年9月份拍賣糧充足供應階段錦州港平艙價格在1800-1850元/噸,19年拍賣糧供應成本會比這個更低嗎?而現在C1905的價格(大概率是新糧交割)已經跌到了1850元/噸附近。個人認為,市場情緒已經處于極度悲觀的區間。后期三個不確定的利空因素,農民售糧壓力、豬瘟對需求的影響、進口政策,需要被一一檢驗,如果被證偽,就會出現修復行情。
市場情緒在極度樂觀和極度悲觀之間來回波動,對個人投資者來說,逆市場情緒而動應該會好于追隨市場情緒。(對沖研投、農產品期貨網 )



Copyright @ 2009-2024知農網(ZNW5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